上海量通实业有限公司和合作伙伴北京赛普瑞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于2018年6月15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第三届光散射技术应用研讨会。
近年来,激光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胶体、纳米粒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食品、医药等领域表征和分析测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激光光散射技术包括动态激光光散射和静态激光光散射,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光散射技术的出现也大大拓宽了光散射技术的应用范围。为了深入研究动静态激光光散射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加强光散射仪器应用者的对仪器的了解,促进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的相互交流,华东理工大学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联手北京赛普瑞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于2018年6月15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第三届光散射技术应用会(3rd symposium on light scattering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届时我们将邀请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厂家的学者、技术专家在会议上做精彩的学术报告,诚邀各位老师莅临交流。
报告方向:
1 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物理、生物大分子、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方向的应用。
2 光散射技术的最新进展及相关,扩散波谱技术及三维光散射技术的应用。
3 动静态激光光散射技术相关领域。
报告题目介绍:
报告1:激光光散射原理及其在高分子溶液研究中的应用
李军方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军方老师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3月到2007年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任研究助理,2007年6月到2009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起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工作。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高分子浓溶液、稀溶液动力学和高分子表征;激光光散射;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阴离子聚合、烯烃配位聚合。
报告2:光散射在推进生物医药临床转化中的应用
李威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
抗体药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
李威教授02年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07年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同年赴早稻田大学-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先端生命医科学研究院任助理教授;10年底到二军医大肿瘤所目前已筹建完备的纳米医学研究平台,目前是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博导;北京301总医院、山东聊城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抗体药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他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抗体药物制剂研发、肿瘤靶向诊疗制剂研发、基于干细胞层级技术的三维组织工程再生。李威教授已在材料及生物医学著名期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Agew. Chem. int. ed.,Biomaterials,Ontarget, Nanomedicine,Macromolecules,J. Phys. Chem. B,Polymer等发论文40余篇,单篇最高>12,IF>5的20篇,篇均引用>15。13年,提出的“纳米免疫治疗”概念被环球医药发现(Global Medical Discovery, GMD)从全球2万多篇中优选出来,作为“关键科学论文”在线头版头条推介。
报告3:光散射在聚电解质组装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王俊有副研究员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王俊有老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师从荷兰皇家院士Martien Cohen Stuart教授。之后在瓦赫宁根大学作博士后。2016年8月到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任职特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聚电解质的合成和组装,制备功能性软物质材料以及此类材料在生物影像和药物载体领域中的应用。迄今已发表SCI 论文25篇,包括ACS Nano,Chem. Commun.(封面),Macromolecules(封面),Chem. Eur. J.(热点文章,封面)等材料和软物质领域权威期刊,其中一作加通讯13篇,SCI引用300多次。先后多次参加高分子及化工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作邀请或口头报告(瑞士国际聚电解质大会最佳口头报告奖)。
报告4:激光光散射在食品领域(蛋白)中的应用(暂定)
潘伟春教授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潘伟春教授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并于2006年获得美国休斯顿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休斯顿大学做博士后,2008年在日本东北大学做研究员,2011年至今在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任职,目前是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审稿人。潘伟春教授目前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1)蛋白质溶液热力学;2)蛋白质溶液流变学;3)蛋白质的自组装过程;4)蛋白分离纯化;5)蛋白分子的计算机模拟;6)生物资源的利用开发。
报告5:Advanced Light Scattering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and Best Practice
Dr.Andreas Charles Volker
瑞士LSinstruments AG
Volker博士2007年在瑞士弗里堡大学获得物理学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光生物物理组助理研究员、亚琛工业大学FIR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瑞士弗里堡大学软凝聚态物质组助理研究员,2007年加入制药和诊断巨头罗氏,2008年-今,工作于瑞士光散射仪器公司,并入选Somatai成员,Somatai(Soft Matter at Aqueous Interfaces)属于获欧盟第七框架计划支持的“玛丽居里行动”,“玛丽居里”行动是欧盟框架计划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发起的旨在增强欧盟科研人员竞争力的计划。Volker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LASCA(激光散斑成像),DWS(扩散波谱技术),DLS(动态光散射),SLS(静态光散射),SALS(小角光散射)。
报告6:Diffusing Wave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Food and Emulsions
孙冠卿副研究员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孙冠卿老师200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2014年12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并于该系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2017年1月起任职于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孙老师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胶体和界面科学领域的基础问题与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目前发表论文十余篇,被引超过150余次。其研究领域包括胶体化学、先进涂层、界面化学/乳液、聚合物胶体的制备等。
报告7:DWS Microrheology: When is microrheology superior to classical rheology? Examples and Guidelines.
同上。
本次研讨会初定于2018年6月15日上午8:45-9:00签到,并在9:00开始相关报告。
地点:华东理工大学(具体会议室另行通知)。
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研讨会,并热情期待与您共同切磋交流!如能拨冗参加,敬请在6月3日之前确认并将与会人数、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发送邮件至sun@separations.com.cn,以便安排相关事宜,期待您的光临。联系人:北京赛普瑞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孙宝华经理(18611408290)。
注:本次会议不收取会费,交通住宿请自理。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262号